这是一个这样的日子

伽蓝 Sep.27, 2007 23:28  于深圳景田

    这一天要记下来,这是我的一天。

    昨夜,我一边跟花儿聊天,一边收到kaka的短信,贺生日的。然后66的也来了。早晨有emily的卡苏拉的娜娜的小帅的,朋友们一个个都发了信息来,还有电话和qq。

    到作坊里,雷斯林发帖了,一年一度的摄影合集生日帖,真是有心思。然后无意瞄了一眼泡泡,看到一封信趴在那里。

    我跟果果糖商议参展的事,一个跳蚤市场,免费的,所以有很大的诱惑力,还有是一个新的大商场,还是国庆节,似乎是个很好的机会。从嘉年店潮流店撤了到现在,几乎没有直接面对客人的机会,面对面听着看别人评论我们的东西的样子似乎已经远离了。有时候忘了自己做的东西要去卖,忘了自己也是在一个工作而且是如此全天工作的状态,而只记得作坊门前纷纷扬扬落满一身的黄色小花,斑驳阳光里摇曳的秋千,只记得永远在回荡的音乐声,kaka他们嬉闹的叫声……

    有时候,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很多年一个朋友的信里这样的一句话又重现:你瞧,这样快中年人的日子,直如白隙过驹。   

    这几张片子真不错,看着雷斯林一点点从“对焦模糊构图不准”到现在,66深受鼓舞,准备开始好好啃相机了。

    一边想着给kaka妈妈打版的一个落英皮包,一边跟如蓝说,早晨车上看到一个女孩手里一个公文夹包,样子很简单,突然想到,可以做布或者皮的这种包,很个性的自用的,里面可以换各种公式的文件。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买,但假如我还在公司,我会买一个这样的包来用,将烦琐的工作藏在喜爱的外衣下面,生活不那么累。

    如蓝说好啊,可以试试。说还有个客人想要那种包书的东西,我取了个名字“包书封”,一下子想起小时候每次开学,第一天去报到领了这学期的新书回家,晚上的温暖小灯下面,就是兢兢业业包书的记忆。早几个月就存好了各种好看的包书纸,叠在箱子底下或者厚书下面压着,压平等着这一天。最简单的莫过于一种平实无变化的包书法,不过老爸如果心情好,会给我包一种包角的非常复杂的样式,很好看,很宝贝。妈妈好像也会一种,不过我忘了。

    rcr也给我包过一种。我们留了厚厚的年历纸,将妈妈给我的一对一年生日礼物的牛津词典包起来,还写了字母区分。很多年,纸都泛黄了。慢慢地边也脆了,开了。不舍得动它。有一次无意看到,原来外婆觉得都破了,就给它们换了衣服,心里大惊,嘴里平常地说没事没事,该换了。心里一点点纠起来。

    不过,是应该过去的。过去的东西慢慢放着,陈年的香味会慢慢囤,直到有一天入口而化。

 

    晚上看完展位,跟果果糖聊完,等车回来。经过车水马龙的,脸上微微笑着,也许对面的人以为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。到家开了电脑,花儿发了一首歌过来:Mariah Carrey and Westlife - Against All Odds。我一听就想起来了, Phil Collins 很多年前的原唱,后来王迪翻了叫做“不觉似水年长”。

    我下了王迪这首,第一声一出来,脑中立即浮现出热闹的演奏厅里,台上,老弟戴琥钢琴伴奏,吕涛拿着话筒头也不抬地闷唱这首歌。那是个让人无限怀念的年代啊,我的青春岁月。我站在窗户边,看着这一对组合。戴琥那年还只12岁,跟吕涛赵情他们却混成了死党。

    离开了南京十多年,96年回南京,戴琥和我一个朋友陪着去了一个酒吧,赵情在里面唱,还有学校以前的一些人,要赵情又唱了一些那时的歌,唉。过去。

    人啦,怎么就不能忘记呢?

    花儿说最后一分钟倒数。新的一天又开始了。

    这一天记下,回了那封信。平静的语调平静的措辞,平静的过去。都在往昔惊涛骇浪中隐没。来,记得以前岁月的人,听王迪吧,如果你曾经是那个年代的,如果你曾经疯狂过,如果你曾经有过爱,如果你现在还有爱……

 

 

   

王迪新碟介绍:http://mp3.btbbt.com/product/Product.aspx?ProductID=S0044497000

嘻哈/说唱音乐【Hip-Hop&RAP】 >乐团> 不同艺术家(Various Artists) >迪托帮
专辑介绍 Album Information
第一次听王迪,是80年代的一张国内的合辑唱片,王迪的那首歌叫做【冲击波】,也是专辑的标题曲。和后来的那首着名的【不觉似水年长】一样,也是翻唱,黄小茂填词。王迪的破锣嗓子夹带着雄浑的荷尔蒙苍凉悲壮,代表着国内流行音乐从西北风向摇滚进化的转折点。第一次见王迪的样子,是在米家山不朽经典【顽主】里面,王迪身着撕掉袖口的T恤,抱着立式话筒,疯狂的唱着那首同样着名的插曲【忧心忡忡的说】,同样是王迪作曲,黄小茂填词。1999年,这首歌被后辈【脑浊】翻唱为【我是顽主!】 ,王迪献唱,我是吉他SOLO演奏者。 1998年,北京五道口【嚎叫俱乐部】,见到着名的王迪,一个看起来高大威猛的中年男人,我们一见如故,成为终生的朋友,从此他改名为王老师,因为所有的无聊军队成员都这么叫他,王迪虽很无奈,也只有随遇而安了。一年年的过去,王迪渐渐的从中年男子,变成永葆青春的老型男!王老师从84年跟丁武等组成【不倒翁】乐队之后,始终站在国内原创音乐的前沿,他是音乐上与时俱进的先锋和榜样。当年从美院附中毕业后,又辞去令人羡慕的【世界知识画报】编辑工作,跟丁武画风筝攒钱买了一套绣迹斑斑的旧鼓等英勇事迹,更是成为中国摇滚一代传奇!王迪来到嚎叫俱乐部之后,被以无聊军队为主的北京新一代摇滚青年的生活和音乐所感动,他在音乐上从不固步自封,生活观念上更是开明奔放,他总是开着自己的红色救火怯懦机吉普,背着大头专业相机,来嚎叫俱乐部要一杯橙汁,跟80年代的孩子们摸爬滚打在一起。同学们尊敬他,喜欢他,肖容很快就有了翻唱【我是顽主!】的念头,在一次疯狂的常规演出中,【我是顽主!】突然出现,台上台下一片沸腾!王老师内心老泪纵横。。。。。。 1999年【嚎叫唱片】成立,开棚录制【无聊军队】双张专辑,王迪当仁不让的成为制作人兼录音师。这张唱片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伊始,也成为中国摇滚一代经典唱片! 2002年,王迪赴美国游历,在一家老嬉皮的服饰穿孔店被老板看中,言道:“我喜欢你,中国MAN,你要么在我这里纹一身,要么打一孔,不然别想走!”于是,王迪的眉头多了一枚钢钉。 2003年5月中下旬,一首叫作《生于北京》的抗非典歌曲在网上流传,署名是“一些生在北京的音乐人”。 Channel [V] 将之拍摄成音乐录影带,并于6月15日起在Channel [V] 首播。 “谁怕谁啊!”也成了音乐人最直接的倒萨(SARS)宣言。这是王迪和几个土生土长的北京新生代摇滚歌手的作品。也是王迪初次尝试HIP-HOP音乐的制作。在这期间,王迪与【嚎叫唱片】合作,陆续制作了【银色灰尘】【哎呦】【瘦人】【CMCB】等一系列热门唱片,为此他不断升级自己的私人录音棚设备,并推掉了很多商业录音工作,只为能够心无旁骛的做自己喜欢的音乐,过自己喜欢的生活。。。。。 2005年末,王迪找到我,他已经自行完成了15首HIP-HOP音乐,希望能继续跟【嚎叫唱片】合作,由国内目前最好的说唱乐队和艺人来填词演唱,完成整张专辑的录制,并为之取名为【迪托帮】,意思是大家一起来互助当“托儿”,做一件很“迪”,很“帮”,很好玩的事情!――完全王迪的风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