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king life

点亮橘子树

  这是一部我极力忍耐下来的片子,花了90分钟的时间看一群不知名的演员讲述关于梦,关于生命,关于个性,关于进化的哲学理论,加上语言上的障碍,其实在最后5分钟之前,我都还没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。到了最后,在酒吧里,一个男人对着男主人公轻呼:Wake up! 我才终于明白,原来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梦,应该说,怎么又是一场梦——前两天看《穆赫兰道》,也是花了3/4的时间看女主人公的一场梦。但是,《穆赫兰道》要有可看性多了,有情节,有悬念,有美女,只是比较费解一点而已。而相比之下,《Waking life》就只有哲学理论了,不仅费解,也很乏味。
  还是先来说说影片的大致内容吧。一个大学男生,来到一个幻境中(他也是到了后面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,而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刚从梦中醒来),他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外一个地方,不断遇到不同的人,每个人都在跟他探讨理论问题——从量子理论到人类的起源与进化,从个性的产生原因到灵魂的转世,从自由意志的价值到电影的叙事方式,他不断的从一个梦中醒来,又继续陷入另一个梦中。直到最后,他追寻到一个小酒吧,找到了最初把他带如梦境的一个同车男子(这也是片中除了男主人公以外,唯一重复出现的一个人),那个男子跟他讲述了自己曾经的一个梦,以及这个梦之于命运的意义。男主角告诉他,自己只是希望能真正的醒过来,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活着。男子说:你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控制,并对着男主人公轻轻的呼唤:Wake up! 男生才离开了梦境——其实,也许只不过进入了另外一个梦境。
  影片一开始通过两个小孩子玩游戏带出了一句话——Dreaming is destiny。这个应该也是影片想传达的最主要的想法。到底导演想让我们知道点什么,到底在他认为梦与现实,与人生的关系是什么,说实话,我没看明白。因为在这个结论得出的过程中,夹杂着太多似乎没有关联的其他哲学理论——个性,意志,记忆,希望,交流,等等。你几乎不可能把这些扑面而来,没有一刻思考余地的观点在看电影的时候就理出一条线索,而看完了电影,脑子里已经被纷繁复杂的理论塞满了,模糊了,搞不清楚哪个是哪个。
我还有点印象,而且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几个:
  人的灵魂转世是不可能的,因为整个世界的人口不断在增长,假设人口增长了一倍,那就意味着为了充实这些躯体,灵魂必须也分为从前的一半——这显然与转世的理论是相悖的。
  人在这个世界上分享的只是记忆,从前的人的记忆,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所有发现只不过是追寻曾经记忆的过程,我们发现的记忆是一世又一世传达下来的——也就是说,所谓的灵魂转世,其实只是在分享记忆与经验。
  人的任何反应看似偶然,但其实都是生物规律的必然。刺激到达大脑,大脑指挥肌肉产生相应的反应,都是纯粹生物物理的规律。因此,人在这个世界上,真正的自我空间,真正的自由是非常非常有限的。但就因为有些规律之外的意外因素才造成了个性的存在。
  梦的意识比现实的意识要长,当你在梦中感觉已经过了一个小时,其实在现实中可能只是从10点12分到了10点13分。而死亡,就是不再醒来,就是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梦境中,逃脱不了。
还有许多,枝枝蔓蔓的。很多理论听上去和“梦”这个主题没什么关系,我不知道是导演觉得能从那些理论最终推导出他想传达的Dreaming is destiny这个想法,还是只是想用那些毫不关联,排列混乱的观点烘托出梦境中非现实的环境。
  这些哲学观点,大部分是通过不相识的人物与主人公交谈中讲述出来的。他们面对面坐着,陌生人滔滔不绝的论述,主人公一言不发的倾听,所以以至于一开始我一直以为是主人公要完成一个论文,需要搜集各方面的观点呢。但是,还有不少的话题从表面上看是与主人公无关的—— 一对男女躺在床上,讨论灵魂转世;两个中年妇女坐在咖啡馆回忆自己的心路历程;两个奇怪的男人在酒馆里讲了一个梦,然后拔枪互射;四个少年,看见一个老人抱着电线杆在高处不肯下来;等等等等,这些象是故事的另外分支,但也象是主人公在梦中看到的景象,也就是梦中周围的人的生活。
  影片的最大吸引人的地方,也是最初把我引诱来的原因就是——这是一部动画片!确切的说,这是一部先由演员表演好,再用电脑按照人的动作表情原封不动的改造成动画的动画片!而且,这些动画画面并不是象一般动画片那样,每一个图象,每一个人物都轮廓清晰,形象逼真。我对绘画是完全的外行,只能说,这些画象是水彩画,但色彩比较重,比较暗,轮廓模糊,甚至经常打消了轮廓,如果把随便哪一个画面截图下来,可能都可以当成我们概念模糊的“现代画”。虽然,形是模模糊糊的,但神绝对是准确的,每一个表情和神态都清清楚楚,光与影的效果也非常好,就是说,这些画是立体的,不是平面的。但是,其中出现过差不多10分钟的戏,画的风格变了,象是铅笔画,没有了光与阴影的效果,成了完全的平面。我想不明白导演用这样的电影类型的用意,是为了让人不要关注演员,全力投入,一起思考里面的哲学问题,还是为了可以达到一些用真人无法完成的非现实效果,或者,就只是图个新鲜,用以前没人用过的方式,达到引人注意的目的——好象这些都不象是一个圆满的解释。
  还要说一遍,我看的真辛苦!唯一让人觉得亲切甚至惊喜的地方是,我又看到了伊桑霍克和朱丽德尔比!一个星期前,我看了他们主演的《Before sunrise》,讲了一个只有半天情缘爱情故事,男女主人公刚刚相识相恋,天亮以后就不得不面对分离。(整部片子也几乎没有情节,就是两个人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,一个吻接着一个拥抱。不过拍的很清新,很浪漫)那部片子里,他们在车站相约,半年后,就在这个分离的车站,他们要再见面,然后影片就结束了。而在《Waking life》里,突然看到他们两个躺在一张床上,亲密而懒散的聊着灵魂,就好象在《Before sunrise》里一样,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,我一下子都没回过神,好象自己又在看《Before sunrise》,看他们在半年后鸯梦重温一样,感觉很释然,很欣慰。